【树】国槐行道树主要虫害发生特点及防治


国槐行道树主要虫害发生特点及防治病虫害防治在城市绿化养护管理工作中占有重要地位 。 近年来由于国槐在道路上的大量单一栽植 , 以及苗木的频繁交流等 , 使城市行道树病虫害发生了很大变化 , 研究分析其发生演变特点 , 掌握其发生规律 , 对于制定正确的防治策略 , 科学的指导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 1.主要病虫害发生演变特点
1.1 国槐尺蠖
从80年代至今在行道树上的发生有逐渐加重的趋势 。 据资料记载80年代初期对国槐尺蠖基本上不用打药防治 , 在89、90年时每年打药量也只有100公斤左右 , 在主要街道上喷洒1~2遍即可 。 到97、98年在防治行道树数量基本不变的情况下农药用量每年都在1500公斤以上 , 喷洒7~8遍 。 该虫每年发生5代 , 其中第1~3代为害严重 , 发生代数不整齐 , 从5月到8月中旬持续为害 。
1.2 国槐红蜘蛛
主要为截形叶螨 , 一年发生15代以上 , 一般6月中下旬使见为害 , 7月中下旬达为害高峰 , 为害时间可持续到10月中上旬 。 从91、92年以后发生都较严重 , 尤其是94、95年造成了全市大面积国槐树叶脱落怠尽 , 以及98年在七一中路国槐上的严重为害 。 从发生发展情况看其为害程度受天气的影响很大 , 6、7月份干旱少雨的年份发生较重 , 湿润多雨的年份发生较轻 。
1.3 国槐小卷蛾
保定市是89年首先在庭院中发现国槐小卷蛾为害 , 91年蔓延到3条主要街道 , 94年就蔓延到全市的国槐至今 , 该虫每年发生3代 , 7月中旬到8月中旬是为害表现最明显时期 , 树上有大量的秃稍和干吊 , 在保定市每年都严重发生 。 对街道绿化造成了很大的压力 。
1.4 小木蠹蛾
主要为害树龄大 , 树势弱的国槐树 , 每2年发生1代 , 以幼虫在被害树的枝干内越冬 , 从3月中旬开始幼虫在树干内蛀食为害至10月上旬 。 往往造成树干的千疮百孔 , 甚至整株枯死 , 严重的影响了城市绿化美化效果 。
1.5 国槐潜叶蛾
93~95年在我市环城南路发生严重 , 在5、6月份树叶基本被全部蛀掉 , 96年发生轻 , 而97、98、99以来连续三年未见为害
1.6 双齿长蠹
一年发生1代 , 以成虫在枝干韧皮内越冬 。 幼虫于5、6月在树干韧皮部蛀食为害 , 是该虫的主要为害时期 。 97年以前每年发生都较严重 , 当时曾调查干径在15~20厘米的树上每株全年发现折枝累计一般都达5枝以上 。 98、99年调查基本上未见其为害 。
2.防治对策
2.1 树立园林虫害防治的生态观念
2.1.1 行道树种的合理配置及保护物种的多样性
目前保定市的行道树主要以国槐为主 , 由于它具有适应性强 , 易成活 , 所以在街道绿化中被广泛采用 。 在城区内国槐遍布于所有街道 , 占树木总数的80%以上 。 这种单一的树种种植模式对各种虫害发生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 大量的单一树种给以其为食的害虫提供了充足、稳定的食物来源和隐蔽的生存场所 , 保证了害虫生长繁殖的需要 。 而控制其为害的天敌由于食物来源单一而不易生存 , 数量有限 。 由以上可以看出 , 行道树的单一种植模式是造成虫害滋生蔓延的一个重要因素 , 改变树种的单调栽植结构 , 增加树木种类是预防虫害所必要的 , 所以在行道树种类设计上一定要注意多种树木种类的合理配置 。
2.1.2 保护物种的多样性
保护物种的多样性在绿化上不仅包括保护行道树种类的多样性 , 还包括保护分车道绿地及其临街绿地内物种的多样性 , 这些地点是行道树害虫天敌的重要栖息场所 , 它填补了由于行道树害虫季节性变化而造成的天敌食物中断现象及提供天敌越冬场所 。 另外着重指出的是 , 菌类是绿地生态循环系统的最终分解者 , 生物体分解后主要以养分形式进入土壤、空气 , 进行下一次循环 。 所以菌类的作用不应被忽视 。 它对于其他植物及其系统内昆虫的生长和生存有重要作用 。

推荐阅读